近年來,客家族群的文化漸漸受到重視,特別是客委會所舉辦的「北桐花、南六堆」文化推廣就引起廣大的迴響。文化節慶活動的大量舉辦,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隨時可以藉由媒體的宣傳得知哪裡又有什麼節慶活動了,亦或者聽到那裡又要舉辦什麼文藝季了。讓民眾的生活密切與文化活動結合。




在生活中去舉辦活動或者參與活動,從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與體驗生活裡的記憶。同時,亦藉由文化節慶活動的舉辦,重新找回與探索過去生活的情感與價值。在雲林地區,詔安客家族群主要是分佈在崙背鄉、二崙鄉與西螺鎮等三鄉鎮,在二崙鄉主要是分佈在以下幾個村莊:湳底寮、八角亭、後背寮(田寮)、新店、回頭屋(來惠)、二崙子、大二崙、油車、崗子背、荷包嶼、田尾、深坑、三座屋(三塊厝)、十八張犁、湳子。在崙背鄉主要是以下幾個村莊:水汴頭、港尾、老屋庄(羅厝)、新起寮、新屋(新厝子)、崙背、崙下(崙前)、溪底、鹽園、崩溝寮(枋南)、上街下街、新庄。在西螺鎮主要是以下幾個村莊:吳厝、九龍(九塊厝)、廣興、新社、西螺、埔心、永定厝、楊賢庄,另外還有一個在土庫鎮的新庄(通常指港尾新庄),聽聽地名都可以追溯其客家發音的因緣。這些村落中,有些村落閩南語化較快,使得年輕一輩無法使用客語交談,甚至聽客語就像「鴨子聽雷」一樣。幸好近幾年來鄉土母語意識的覺醒,開始於學校家庭推行客語教學,例如東興國小、來惠國小、三和國小以及崙背國中等客語生活學校,使得詔安客家族群最具客家代表性的語言文化得以保存及推廣。崙背鄉為本省詔安客家人之集居地,地處偏遠之鄉村區域,鄉內人口約有28,000人,其中約15,000人為詔安客家人,主要分佈於東半側之七村(崙背鄉共14村,其中港尾、羅厝、崙前、南陽、東明、西榮、枋南、鹽園等村為主要詔安客家聚落),雖因客家族群人口不多,且不斷與閩南族群同化與影響,導致目前詔安客家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但已有一群唯恐地方文化消逝的鄉親,正積極著手於傳統客家文化資產與地方方言的保存,同時亦希望藉由文化節慶活動的舉辦,積極的大力推廣,以期能夠引發本身詔安客家族群的重視,也期望透過文化活動的舉辦,啟動找回客家族群的尋根之旅。是故提出本計畫,以其達成客家族群的認同及驕傲。

詔安客語源自於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二都)、官陂、秀篆及霞葛等鎮鄰近數鄉,該縣主要講客家話與閩南話各半,其中山居鄉鎮講詔安客話較多。由於秀篆鎮、官陂一帶山區,山多田少、人多地瘠,人民生活困苦,祖先們為生計,便於明末清初時開始移居台灣,拓墾荒地並落地生根。在清康熙、乾隆年間,祖先們紛紛渡台墾殖於西螺、二崙、崙背等一帶為多。隨著移居年代的久遠、社會變遷、家庭結構的轉變等因素之下,日久與福佬人(講閩南語人)鄰居在一起,平常已經習慣使用閩南話溝通,反而造成使用詔安客語的機會變少。經過一段時日,詔安客語漸漸失傳中,但經過近幾年有心鄉親的努力,已漸使語言、文化逐步復興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dd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